近日,陸續有多位市民向“馬上辦”融媒體工作室反映稱,上下班經過市區某些路段時,路邊行道樹經常會落下一些“小雨點”。樹上滴下的液體粘在衣物上、車上、路面上黏糊糊的,有點惡心。特別是停在樹下的車身上,被滴滿黏糊糊的不明物體,整個車身變得“油膩”起來,像停在抽油煙機風口一樣。
這些“黏雨”到底哪來的?對人體有害嗎?近日,“馬上辦”融媒體工作室記者兵分幾路,對市區一些路段進行了探訪,并聯系了有關部門和相關專家。
記者探訪:路邊樹木“下雨了”
5月8日上午,記者來到綠地一期西門附近路段一探究竟,發現五擔崗路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的分隔處種植一排欒樹。抬眼望去,樹葉上爬著密密麻麻的黑色小蟲子,顯得油乎乎的。在樹下行走,感覺到地面有些黏腳。記者沿著五擔崗路的非機動車道向北行走,看到有好幾輛停在樹下的車都“遭殃”了,車擋風玻璃和車身上都像蒙了一層油脂。
當天下午3時許,記者又驅車來到雨田路進行查看。記者將車停在雨田社區辦公樓門前停車位后,下車沿路巡查一圈后發現,該路兩側行道樹以欒樹為主,幾乎在每一棵欒樹下,都能感受到樹在“下雨”。約半小時后,記者返回停車地取車,發現車引擎蓋、前后擋風玻璃、車頂,甚至車門上,都落滿了密密麻麻的小黑點(見上圖),狀如芝麻,手感黏稠,一些小飛蟲飛落在車身時,還會被粘住無法飛起來。
從附近經過的市民葛先生告訴記者,他居住在雨田村小區,每次將車停放在停車位上,等駕車時車身上總會莫名落滿密密麻麻的“斑點”,特別不好清理?!坝檬置幸环N黏黏的感覺。落在前擋風玻璃上的‘斑點’還不能噴玻璃水沖刮,如果用雨刮一刮,整個擋風玻璃就會一片模糊,非常麻煩?!?/p>
5月9日,記者在市區佳山路、四園路等欒樹較多的路段探訪時發現,樹下都出現了“下雨”和“黏腳”的現象。
專家釋疑:“黏雨”是蚜蟲分泌物
這些“黏雨”到底哪來的?對人體有害嗎?就此問題,記者咨詢了馬鞍山市園林處園林專家鄭朝霞。鄭朝霞表示,樹本身不會分泌油脂,而是寄生在樹上的蚜蟲產生的分泌物,因為蚜蟲非常喜歡吃欒樹、楠樹等樹木的葉子,一些樹木上確實長了一些蚜蟲,而樹上下的“黏雨”正是蚜蟲的分泌物。
“這些分泌物滴落時就像小雨點,因為分泌物里面含有糖分,所以摸起來很黏,但對人體無害。蚜蟲一般在四五月份比較多,六月份也會有。但到了夏天,雨水充沛,雨水沖刷過后就沒有那么多蚜蟲了?!编嵆冀榻B,園林部門一般在蟲子成蟲前提前噴灑農藥以抑制蟲害暴發,但是這種蟲害存在反復性,所以即使噴灑了農藥,也不能完全避免蟲害,需要工作人員經常巡查,發現蟲害立即予以治理。
鄭朝霞表示,一般蚜蟲在欒樹、楠樹、紫葉李和櫸樹上比較多,“目前我們還在繼續防治,市民如果發現蟲害可以撥打電話:2818686(工作日),13955558499(雙休日)?!?/p>
部門回應:已組織開展消殺工作
5月8日,記者聯系了雨山區園林綠化環衛所負責人。該負責人表示,針對雨田路行道樹病蟲害,他們從上周開始,就組織實施一周兩次的消殺工作,到目前為止,已完成了3輪的消殺任務?!坝捎谟晏锫飞戏接幸恍└邏弘娋€,而這些欒樹長得比較高大,組織消殺滅蟲的時候著實遇到了一些麻煩。前不久,我們已經跟供電部門進行了溝通協調,接下來,我們打算在供電部門的配合下,對這些欒樹進行修枝,屆時,欒樹生蟲的情況可能會好很多?!痹撠撠熑苏f。
5月9日,記者聯系了花山區園林綠化環衛所負責人。該負責人表示,針對綠地一期西門和四園路等地的行道樹病蟲害,他們從上周就已經進行第一輪消殺,完成了綠地一期西門路段、東暉路、梨苑路等地的消殺任務,后期還將開展第二輪消殺工作。